展望天门大地,从城市到乡村,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平安是最动人的基调。
建设平安之城,一头连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十年回眸,平安天门建设历经岁月洗礼,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生动写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这座城市的平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自何处?
答案在这里揭晓——
创新社会治理 增强群众幸福感
东湖湖畔,锻炼的市民享受着运动的酣畅淋漓;陆羽大道,“城市美容师”辛勤劳作迎接新的一天;项目工地,工人们在机声隆隆中奋战正酣……在天门,平安是如此真实可感、触手可及。
平安建设,只有饱含民生温度,才能迸发出澎湃活力。
近年来,我市按照“突出党建引领、彰显以人为本、聚焦社情民意、强化法治保障、坚持统筹兼顾”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体系、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治’融合体系、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等治理体系,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基层治理创新,助力新时代平安天门建设再上新台阶。
织密“五员”组织网络。壮大平安力量,构建党建引领、“五员”共治基层社会治理体制,乡镇干部和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片联村担任平安建设指导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平安建设协调员,农村辅警和乡镇派出所民警担任平安建设警务员,农村“五老”及村组干部担任平安建设网格员,法检干警和司法行政法工作人员担任平安建设法务员,着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建设。
升级“三级”调解平台。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构筑市镇村三级联动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市级层面,以市群众信访接待中心为依托,打造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平台,做优做强家调委、医调委、校调委、交调委、物调委5个专业调解委员会,一站式处理各类诉求;镇级层面,大力推进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一体化运行,充分整合力量资源,把乡镇(街道)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应急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
实施“三项”创新工程。突出党建引领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在城镇社区和行政村分别推行“听群众说事、由群众议事、为群众办事”和“贴心服务、热心调解、用心解难”的三心三事工作法;持续开展“七小”平安细胞工程创建;“雪亮工程”被列入政府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社会治理是一个老课题,又是一张新试卷。实践证明,唯有多元治理,方能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平安固基。如今的天门,人心聚、风气好,幸福感强,全市社会治理根基进一步夯实。
坚持打防并举 筑牢群众安全感
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更有效地打击犯罪,提高群众安全感,是深化平安天门建设的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政法系统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和治安突出问题,在持续织密织牢治安防控网络的同时,始终保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的主动进攻态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2018年,一场为期3年、集党和国家之力、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全国展开。
我市紧扣3年为期总目标,全面压实政治责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线索核查,加快大案攻坚,着力深挖“保护伞”,精准铲除“黑财”,持续推动“六清”行动深入开展。
2019年9月24日,市法院一审认定杨某某犯敲诈勒索罪、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判处杨某某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其余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3年至11个月不等有期徒刑——这是我市办理的一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
2020年12月20日,以熊某为首的22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聚众斗殴、开设赌场、非法持有枪支、寻衅滋事、非法拘禁一案在市法院公开宣判。至此,这一涉黑团伙彻底覆灭……
一桩桩、一件件涉黑涉恶大案要案的公开庭审宣判,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一批批群众敢怒不敢言、在当地横行多年的黑恶势力被依法惩治。在这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中,群众深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拍手称快,全市政治生态、发展环境、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平安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命题,我市坚持严打整治,保障人民安宁。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建立健全“六建”机制,坚持举报渠道、办理流程、责任体系“三不变”,紧盯存量案件办理和财产处置,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全面深化四大行业领域整治,持续防范整治“村霸”问题,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系统化开展“禁毒反诈”。紧盯“禁毒反诈摘帽”目标,实体化运作禁毒办和反诈中心,推动构建“党政主导、数据赋能、全域治理”新格局,全方位打击治理“三种犯罪”;
立体化守护公共安全。健全命案防范工作机制,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紧盯治安重点部门,组织开展治安大清查,大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组织寄递行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制定遏制交通事故方案,常态化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
这十年,我市用以扎扎实实的平安建设成果,守护全市人民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持续深化改革 提升群众获得感
平安,不仅是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更是衣食住行、生态环境、医疗社保、社会公正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多领域、全方位平安。
这十年,作为执法司法机关,我市政法机关聚焦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平安建设效能。
深化政法机关机构职能改革。市法院、市检察院优化内设机构人员结构,充实一线办案力量,促进审判职能、“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司法”模式,“线上”“云端”办公办案成为主要方式。市公安局建立健全规范化招聘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科学化奖惩机制,市司法局建立完善行政复议和信访衔接制度。
完善监督制约体系。市委政法委持续开展执法监督评查,突出典型案件、实施重点督办,开展重点案件集中督查;市检察院强化法律监督,监督公安机关立案,办理纠正违法监督案件,主动审查各类民事行政督察案件。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市法院建立健全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市检察院有效使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市公安局深化案审机制改革,市司法局推进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如今,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法治保障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针对走访中发现的某制衣股份有限公司拖欠陈某明等11名工人工资报酬合计人民币数万元的情况,市检察院及时调查案情,经审查后第一时间将该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并进行跟踪督办。最终,陈某明等11名工人工资报酬支付到位。
人民群众的需求发展到哪里,改革就跟进到哪里。
聚焦“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我市为农民工讨薪案件开辟绿色通道,获多方点赞;聚焦“参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市突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从严从快惩处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保“老大难”问题;聚焦“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政法机关着力提供优质政法服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6条便民利企措施,落实司法为民“八件实事”,政法业务“一网通办”逐步实现,指尖上服务已成为政法工作常态,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便利快捷。
为民初心,始终如一。群众获得感成为平安天门建设的厚重底色。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伴随着我市平安建设在守正创新中拓展成果,在精耕细作中积厚成势,一个安全领域更全面、人民群众更满意、治理体系更科学的“平安天门”正大踏步走来!(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