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2年人才工作综述

时间:2023-01-04   作者:天门信息网    阅读量:206

开“天”门 荟“天”才 广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我市2022年人才工作综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天门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这是省委赋予天门的重要使命,也是天门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转型的天门,求贤若渴;发展的天门,海纳百川。翻开我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答卷,人才引育用留热潮奔涌,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澎湃,一幅人才强市的生动画卷正在绘就。
  2022年,我市紧密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全市发展大局,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通过促改革、建机制、优服务、抓统筹,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焕发新活力、增添新动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管人才 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2022年2月8日,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出台《关于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万名大学生回归工程实施意见》《天门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天门市人才分类服务保障办法》等“1+3”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吹响了人才强市、创新发展的号角。
  窥一斑而知全豹。市委、市政府求贤若渴,高规格组织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首次将人才发展规划、体制机制改革、人才服务创新以及组织措施保障等各方面融入整体,系统提出全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及总体工作目标。
  同时,坚持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不断充实领导小组力量;常态化提请市委常委会学习人才战略、研究人才工作、参与人才活动;成立市人才事业发展中心,负责全市人才政策研究、人才工作统筹协调、人才服务保障,凝聚工作合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市投入“真金白银”,加大人才工作支持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列支不少于3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优先保障人才工作开展和人才计划实施。
  政策是“撬动”人才的有力杠杆。实施“陆羽英才计划”、实施事业单位紧缺急需人才引进计划、实施“4+1”产业人才计划、实施技能人才计划、实施在外人才“归雁计划”、实施柔性引才计划、实施人才夫妻团圆计划……在不见硝烟的城市“引才大战”中,市委、市政府不断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礼遇各类人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各类优秀人才由四面八方向着陆羽故里奔赴而来。
  据统计,我市2022年新增大学生来天就业6386人,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分类引进事业单位人才、基础教育人才、公共卫生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国有企业人才325人,争取选派“科技副总”、“院士专家企业行”、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专业人才近400名,成功创建多所院士专家工作站。
  数据诠释底蕴与活力,我市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奏响人才与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和弦。
  爱才敬才 人才生态不断优化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着汉服、行汉礼,餐同牢、饮合卺,共结发、书鸳鸯……2022年5月28日,陆羽故园茶经楼前鼓声阵阵,一场主题为“传承文明婚俗护航人才家园”的汉式集体婚礼隆重举行,10对新人穿越千年浪漫,开启美好未来。
  这场别具一格的集体婚礼由市委人才办、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主办。10对新人中,既有奉献三尺讲台的辛勤园丁,也有深耕在车间生产线的技能人才;既有来自五湖四海、投身天门建设的“新天门人”,也有学业有成、回报故土的“老天门人”。
  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让人才切实感受“天门温度”,这是我市惜才重才爱才,着力在人才服务和保障上下功夫,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的生动实践。
  从人才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我市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人才项目清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桂峰带头领办人才项目清单——
  在黄金地段建设人才公寓、人才苑,配备全套生活设施,让各类高端人才“拎包入住”。发放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建设青年人才驿站,统筹解决各类人才来天求职、在天工作的短期居留和长期居住问题;
  开展“江汉青年论坛”活动,列支专门经费,采取青年人才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帮助青年人才融入天门、扎根天门、建设天门;
  开通人才服务“天才码”,实现各类人才政策、人才服务线上办理,推进相关人才政策服务“免申即享”,畅通人才政策、人才服务渠道,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暖心举措,让各类人才在天门“安业”更“安心”。
  尊重人才才能广聚人才,崇尚人才才会人才辈出。我市实施人才杰出项目评选工作,建立市政府专项津贴制度,评选出28名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组织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出10名天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大力实施基础教育“三名工程”,评选认定省级“名师工作室”2家,市级“名师工作室”23家,培养和带动青年教师400多人;大力实施医学领军人才计划,现有国家级、省级医学人才13人,评选认定市级“名医工作室”12家;大力实施“名家工作室”创建工作,初步选树天门文化名家24名……
  如今的天门,敬才东风劲吹大地,人才活力竞相奔涌。
  聚力发展  创新动能不断激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引回来了,不是撑“门面”用、当“花瓶”摆,关键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我市加快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的一体化配置,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智力支持。
  ——平台创建更具层次。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产业发展,天门(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基本建成,进一步拓展了柔性引才方法措施,推动“企业研发在武汉,成果转化在天门”成为可能;
  细化激励奖补措施,以政策奖补激励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全年累计转化各类成果43项,兑现政策奖补90余万元,2家省级中试基地在绩效考评中获得省级绩效奖励160万元。
  ——产学研用更有活力。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结合我市“4+1”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全年职业技能培训1.44万人;
  积极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全市共有10家企业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已开班参训800余人;
  以校地合作为突破口,探索构建校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与武汉纺织大学、卓尔集团合作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领衔的纺织服装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天门职业学院合作成立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全市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达4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15家。
  ——产业发展更具质效。以创建天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目标,立足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及新兴产业等“4+1”产业,不断壮大人才力量,全市“4+1”产业集聚各类人才3.2万人,助力39家企业成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6家;
  以芯创电子、鸿硕精密、沃格光电等智力密集型企业为核心的全市“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年产值突破10亿元。
  一批批优秀人才在天门各展所能,形成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科技优势转化为有效供给的生动景象,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在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三区三基地”的新征程上,我市将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放的政策,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天门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婉静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19941671@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