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时间:2022-08-03   作者:天门信息网    阅读量:845
在服务基层群众上当好表率,省党代表王莹——

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开栏语
  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贵在行动、重在落实。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建设示范区 奋斗在一线”专栏,聚焦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看天门的新发展、新变化、新作为,唱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主旋律,全面凝聚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强大合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主任,有位病人数据指标有点异常,您快过来看看。”7月20日中午12时许,市一医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莹刚吃了几口饭,就放下碗筷跑进ICU病房,开始了新一轮的抢救。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重症医学科便是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今年41岁的王莹是天潜沔地区重症医学专业领域首席专家,也是湖北省病理生理委员会重症医学分会最年轻的常务委员,2004年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2019年,她被调入市一医重症医学科,从此开始了与死神的“搏斗”。
  市一医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9年,刚成立时为开放式监护病房,仅有5张床位。2009 年,成立封闭式监护病房,床位扩张到10张。2014年,医院新外科大楼投入使用,重症医学科整体搬迁,病床扩张到30张。
  “这两年,在省市各级部门以及医院的支持下,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到我科,科室飞速发展,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新技术不断涌现,给患者们带来更多生的希望。”王莹介绍,去年,在全省开展的“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活动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饶歆博士来到市一医挂职,全面主持重症医学科日常工作,参与日常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负责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带领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手把手对市一医重症监护团队进行系统培训,使市一医掌握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这项国内先进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主要用于心脏功能不全和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目前已成为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关键技术,被誉为重症救治“终极神器”。
  新技术投入使用,患者广泛受益。一名36岁的男子患糖尿病,未规范使用胰岛素治疗,并发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跳呼吸骤停50分钟,王莹带领医护人员使用ECMO成功为其续命。截至目前,市一医重症医学科使用ECMO技术挽回了4名患者的生命。
  “饶歆博士的到来极大提升了市一医重症医学科在江汉平原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南医院重症医疗团队与江汉平原地区重症团队的深入交流协作,对提升天门重症诊疗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王莹说,科室与中南医院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中心成为紧密合作单位,双方团队将在双赢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开展合作,创建江汉平原地区首屈一指的重症医学团队。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构建统筹县城、乡镇、村庄的三级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动教联体、医联体等建设,引导更多资源、资金、人才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提升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王莹说,作为一名省党代表,她将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推动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健康。
  目前,王莹带领重症监护团队定点帮扶乡镇卫生院,每年定期到卫生院开展义诊、传授技术等,大大提升了基层卫生院诊疗水平,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基层群众对上级优质资源的需求量较大。”王莹说,一次下乡开展义诊时,一位患者找到他们,说经常头晕却查不清具体原因,他们免费帮这位患者做了检查,查明了是贫血导致头晕,告诉了她护理的要点,让其少跑了冤枉路。
  “我们将在医院的带领下,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争取更多优质资源,推动科室进一步发展,促进科室医疗资源深度下沉,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王莹说。(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飞)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19941671@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